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遠眺美麗的合歡 奇萊山

站在清境農場 遠眺美麗的合歡 奇萊山 好美的山岳


紐約的山 就是沒這俊俏 靈氣 拔地而起的氣勢


一年沒上一次清境農場 就少一次 感動


今年要找時間 上合歡山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忿怒 與 慈悲 的 差別 竟然只是 因為 腦部 不同的 區域 細胞活動 而已 打坐 可 使忿怒 的 神經元 休息 而 使 慈悲 愉悅 的神經元 興奮

從Wisconsin


 


Study shows compassion meditation changes the brain


March 25, 2008


by Dian Land


Can we train ourselves to be compassionate? A new study suggests the answer is yes. Cultivating compassion and kindness through meditation affects brain regions that can make a person more empathetic to other peoples' mental states, sa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Published March 25 in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 the study was the first to us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o indicate that positive emotions such as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can be learned in the same way as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or being proficient in a sport. The scans revealed that brain circuits used to detect emotions and feelings were dramatically changed in subjects who had extensive experience practicing compassion meditation.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dividuals — from children who may engage in bullying to people prone to recurring depression — and society in general could benefit from such meditative practices, says study director Richard Davidson,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at UW-Madison and an expert on imaging the effects of meditation. Davidson and UW-Madison associate scientist Antoine Lutz were co-principal investigators on the project.


The study was part of the researchers' ongoing investigations with a group of Tibetan monks and lay practitioners who have practiced meditation for a minimum of 10,000 hours. In this case, Lutz and Davidson worked with 16 monks who have cultivated compassion meditation practices. Sixteen age-matched controls with no previous training were taught the fundamentals of compassion meditation two weeks before the brain scanning took place.


"Many contemplative traditions speak of loving-kindness as the wish for happiness for others and of compassion as the wish to relieve others' suffering.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are central to the Dalai Lama's philosophy and mission," says Davidson, who has worked extensively with the Tibetan Buddhist leader. "We wanted to see how this voluntary generation of compassion affects the brain systems involved in empathy."


Various techniques are used in compassion meditation, and the training can take years of practice. The controls in this study were asked first to concentrate on loved ones, wishing them well-being and freedom from suffering. After some training, they then were asked to generate such feelings toward all beings without thinking specifically about anyone.


Each of the 32 subjects was placed in the fMRI scanner at the UW-Madison Waisman Center for Brain Imaging, which Davidson directs, and was asked to either begin compassion meditation or refrain from it. During each state, subjects were exposed to negative and positive human vocalizations designed to evoke empathic responses as well as neutral vocalizations: sounds of a distressed woman, a baby laughing and background restaurant noise.


"We used audio instead of visual challenges so that meditators could keep their eyes slightly open but not focused on any visual stimulus, as is typical of this practice," explains Lutz.


The scans revealed significant activity in the insula — a region near the frontal portion of the brain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bodily representations of emotion — when the long-term meditators were generating compassion and were exposed to emotional vocalizations. The strength of insula activation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the meditation as assessed by the participants.


"The insula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detecting emotions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in mapping bodily responses to emotion — such as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 and making that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other parts of the brain," says Davidson, also co-director of the HealthEmo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ctivity also increased in the temporal parietal juncture, particularly the right hemisphere. Studies have implicated this area as important in processing empathy, especially in perceiving the mental and emotional state of others.


"Both of these areas have been linked to emotion sharing and empathy," Davidson says.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effects, which was much more noticeable in the expert meditators as opposed to the novices, was very powerful."


The findings support Davidson and Lutz's working assumption that through training, people can develop skills that promote happiness and compassion.


"People are not just stuck at their respective set points," he says. "We can take advantage of our brain's plasticity and train it to enhance these qualities."


The capacity to cultivate compassion, which involves regulating thoughts and emotions, may also be useful for preventing depression in people who are susceptible to it, Lutz adds.


"Thinking about other people's suffering and not just your own helps to put everything in perspective," he says, adding that learning compassion for oneself is a critical first step in compassion meditation.


The 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teaching compassion meditation to youngsters, particularly as they approach adolescence, as a way to prevent bullying,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 think this can be one of the tools we use to teach emotional regulation to kids who are at an age where they're vulnerable to going seriously off track," Davidson says.


Compassion meditation can be beneficial in promoting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of all kinds, Davidson adds.


"The world certainly could use a little more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he says. "Starting at a local level, the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in this way can be directly experienced."


Lutz and Davidson hope to conduct additional studies to evaluate brain changes that may occur in individuals who cultivate positive emotion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loving-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ver time.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我建議家長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們希望瞭解的,家長也應該去瞭解...................



【向孩子學習童心童趣】——在說故事與聽故事之間,培養心靈創造力




  ※本文摘錄自:《不一樣的教育理念》一書


主持人葉樹姍(以下稱「主」):如何透過故事的敘述來達到親子溝通的目的呢?請問聖嚴法師,您是否記得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印象中最早聽過的是神話故事,和我出家的狼山有關係,內容是描述狼山上面有十八尊金羅漢、十八尊銀羅漢、十八尊銅羅漢以及十八隻狼。如果是好人,上山就會看到十八尊金羅漢,差一點的人會看到十八尊銀羅漢,再差一點的人會看到十八尊銅羅漢,若是壞人就會看到十八隻狼。如果壞人將看到的十八尊金羅漢帶回去,金羅漢就會變成狼;好人若是上山看到乞丐或者是病患,把他們帶回家供養、照顧,第二天乞丐就會變成金羅漢。這是我小時候所聽印象最深刻的一則故事,而且對我有啟發作用。



主:也請郝先生分享小時候印象最深刻、受影響最深遠的故事。



對談人郝廣才(出版家、作家,以下稱「郝」):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徒生的《國王的新衣》這則故事。第一次聽不懂,想不通為什麼有這麼笨的國王會被騙,後來看了幾十遍之後,才慢慢地瞭解這則故事的涵義。童話故事裡所提出的都是一些永恆的道理,剛才法師所舉的例子也是。例如《人魚公主》要表達的是,愛情到底要不要犧牲?先透過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瞭解某些道理。其實這些故事對我們一生都有著神祕的影響力,不知不覺影響長大後的某些行為,這和兒時留下的基本觀念有關係。



主:當父母為孩子說故事的時候,要不要將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點明?



郝:說不說道理並不重要,健康的態度才是重要的。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也許會問為什麼?而且孩子問的不一定是你想要告訴他的。我有個朋友看到孩子畫一艘方形的船,船上畫了個煙囪,就問孩子說:「你在畫什麼?」孩子回答說:「畫諾亞方舟。」這個爸爸就對他的孩子說:「不對!那時候沒有輪船、沒有煙囪。」孩子卻生氣地回答說:「不是!這才不是輪船!方舟裡面要煮飯,如果沒有煙囪,煙冒不出來,方舟裡面的人和動物會悶死的。」由此可知,孩子的想法和大人不盡相同,所以,說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大人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主:有些父母覺得自己不太會說故事。而法師是位很會說故事的人,可否和我們談一談如何培養說故事的技巧?  


師:說故事有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多看書,還有留心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第二個條件是要會編故事。有些故事本來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運用想像力把它變得很動聽,那需要具備敏感度。



我講的故事多半是真實的,再加上創意,就能編出好聽的故事來。這就像寫散文、詩歌、小說、童話一樣,都屬於創作。其實每個人都有創作的天賦,差別只在於有沒有開發和運用而已。



主:請郝先生告訴我們,要給父母信心,第一步該怎麼做?



郝:只要多說、多練習就好了。即使孩子挑剔你,在過程當中問東問西,那就表示你可能漏說了什麼,久而久之,你就學習到在哪個故事裡應該有哪些東西、節奏應該如何掌握。如果孩子睡著了,表示你的故事說得有些問題。多說故事給孩子聽,無形中也會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有好的表達能力就能培養好的思考邏輯能力。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也好,耶穌也好,他們都是很會說故事的人,讓一般人不僅聽得懂,也很喜歡,因此他們的思想才能一直傳遞下去。而佛經裡有許多深奧的道理,最好的傳播方式就是以故事的型態表達出來。



主:郝先生是否能夠提供說故事的技巧給家長參考?



郝:這是屬於個人條件的問題,通常我會建議家長使用工具使故事增加吸引力,還有加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國外許多學校從小就有戲劇課的薰陶,讓孩子藉由扮演,思考該用何種方式才能適切地表達,這不僅能讓孩子練習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思考層面也會比較多元化,能夠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聽故事的重要性在於,聽故事者自己雖不能親身面臨故事裡的遭遇,卻能藉由思考故事內涵轉化成為自己的智慧與經驗,這相當於在累積他人的智慧。



主:現在的孩子很聰明,從小就聽過許多故事,所以曉得去顛覆、挑戰曾經在故事裡獲得的經驗或價值觀。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有些孩子會說,其實皇后沒有那麼壞,反而白雪公主是壞人。類似這樣的情形,我們要鼓勵嗎?



郝:沒有關係。聽故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過程中孩子會學習如何表達一個概念、知道想法如何產生,至於故事所要傳達的價值是多元的,所以大人不需要太擔心。如果孩子有顛覆的意圖,那表示孩子已經開始運用思考能力,這種情況是好的。一則故事如果能引起孩子的好奇,這才是好的。說故事最大的目的是讓孩子快樂。像胡適、徐志摩回憶起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都是《三國演義》中有趣的故事。



主:剛才郝先生提到趣味性、開放的態度很重要。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互動方式,請法師提供意見給父母親參考。  


師:我建議家長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們希望瞭解的,家長也應該去瞭解;孩子所想的,父母也能夠以孩子的年齡層來思考,將心比心地讓自己重新再當一次孩子,這會讓他們得到安全感。如果父母一直站在大人的角色,老是指責孩子的不是,老是對著孩子說教,那麼孩子長大後叛逆性會比較強,對大人的抗拒心也相對變強。



有一部電影叫做《兒子的大玩偶》,我認為大人真的應該學習當兒子的玩偶,要讓孩子覺得好玩、覺得有趣味。釋迦牟尼佛是個很會說故事的人,他說故事時大人小孩都喜歡聽。莊子說故事時,也能夠讓人一聽就明白。


 主:如此說來,同理心相當重要。家長要成為會說故事的父母,一定要將自己還原到如同孩子一樣的心情,因而讓家長再次拾得童心童趣,所以說故事付出的同時,其實自己也是一位受益者。


 



◎延伸閱讀1《聖嚴法師的頑皮童年》——創作幕後分享



故事媽媽協會資深講師——連惠宜菩薩指出:主編是這本書的「規劃者」,繪者是「製作者」,故事媽媽將是這些故事的「傳遞者」!書中最令她感動的〈折楊柳枝〉,文中提及自然界不會有一模一樣的物件,更何況是人呢?這是大朋友、小朋友尊重生命差異的最佳啟示。


 


 ◎延伸閱讀2〈水牛〉——原畫賞析&兒童創意



˙《聖嚴法師的頑皮童年》——〈水牛〉  ◇菊子∕繪



當我走到橋中央的時候,其中一隻水牛突然站起來,噴了我一身的水,


我不知道這隻牛這樣的動作,代表了什麼意思?



然後這隻牛注視著我,並且向後退了幾步。


是要攻擊我或是歡迎我?


 


法鼓山台中分院故事花園  靜坐、專注、欣賞、創意 



臨命終時的開示(匯集版)--聖嚴師父



臨命終時的開示(匯集版)--聖嚴師父



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目的,

雖然並非

僅僅為了準備人生的最後一站,

人生最後的一站,

卻是學佛工夫的最要緊處。


最要緊的時刻,

是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

願行菩薩道的也好,

求生極樂國的也好,

務須正念分明,一心嚮往。


但是,

臨命終時的正念分明的工夫,

必定先從

未死之前的平時做起。


雖說但能

臨終十念彌陀聖號,

即可往生西方淨土,

可是,

若非宿世的根機,

僅靠臨終的十念,

恐怕已經無法

一心不亂地念上十念了。


所以,學佛的人,

修持的工夫,

一定要從平時做起,

一定要持之以恆。


在此我要勸告同道們︰

大家必須要一往直前,

不餒不退地修持下去,

必須要

切切實實、不間不斷地修持下去,

才能見到真工夫,才能得到真受用。


臨命終時,

便是最好的考驗,

平時勤學的好學生,絕不會被老師考倒;

平時勤修的佛弟子,絕對經得起臨命終時的考驗。


這一點,

不但自己要堅定的信,切實的修,

還要感化誘導各人的家屬子女,

共同來信,共同來修,

唯有如此,

他們才會協助你到臨命終時的應考

不致反而來把你考倒


而在臨命終時的

身心難免會有病苦,

修行人

應該在越是痛苦的情形下,

越發虔誠修持,懇切發願,

所以真正的修道人,

不求身無病苦。


病苦能消業障,

這正是還債的途徑,

乃至可說是重罪輕報的好現象,

不但不恨,

相反地是應該歡迎病痛之光臨的。


因此

能生則必須求生,

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

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


努力求生,

生存時

能使自己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


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

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

因為死亡

能使自己放下

此生千萬種的責任,

帶著一生的功德,

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那在臨命終時的助念,

可以用放錄音帶代替助念嗎?

這要看狀況。

當一個人

尚未斷氣,神識仍在的時候,

假如家人無法陪在他身旁念佛誦經,

也請不到人助念時,

放錄音帶是可以的,

臨終者一樣可以聽受佛號和法義。


一旦人

已亡故後,

要靠錄音帶超薦是不可能的,

因為錄音帶裡沒有用「心」,

亡靈得不到感應。


所以當一個人

尚未斷氣,神識仍在的時候,

多半我們會

請他默念阿彌陀佛,

若他自己不能念,

讓他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聲;

若他自己已不能專注地聽,

則勸他

心中要信有阿彌陀佛,

如此一來,就和佛相應了,

與佛相應,就能到佛國去。

佛國多遠呢?

沒多遠呀!

物質空間上雖有距離,但精神世界沒有距離。


很多人都以為

佛國非常遙遠,坐火箭也到不了,

其實只要

一念相應就到了,

所以佛經云:「屈伸臂頃到蓮池。」

意思是:只要信心堅定,人與佛土的距離,

只要屈、伸手臂一次的時間就可以到達。

這都還算慢,

其實一個念頭與佛相應,就可以到達了。


聖嚴師父

在四十年前寫了一篇

〈 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 〉,


其中有段話,

「  佛事總是要做的,

    不過,理想的佛事

    絕不是買賣,

    應是修持方法的實踐與請求指導,

    因為僧眾的責任

    在於積極的化導,

        而不是消極以經懺謀生 。 」


我們法鼓山

通常會為病危臨終的人說法,

先告訴他

要安心、放心,而且要有信心;

要相信如果你的身體

還不到死的時候,

佛會保佑你趕快健康,

如果身體已經

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阿彌陀佛便會接引你到佛國淨土中去。


或者,

這一生中你做了很多善事,

即使不想去佛國,

來生也是佛教徒,也會做好事,

這就是菩薩行者,在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

但願你早日再來造福我們這個世界。 ~~


祝福  蓮花化生 乘願再來


                            法鼓山  釋果興 合十     

                       2009/06/10


++++++++++++++++++++++++++++++++++++++++++++++++


關於臨命終時及命終之後,

應該注意的事項,

弘一大師

有一篇文章,叫作〈人生之最後〉,

說得頗為精當,讀者不妨參閱。

現在摘其大要如下︰


病未重時,

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

勿作服藥癒病之想。


病既重時,

可以不服藥也。

若病重時,

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盡力安慰。

舉病者今生所修善業,

一一詳言而讚歎之,

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

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


臨終之際,

切勿詢問遺囑,

……若欲留遺囑者,

應於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


儻自言欲沐浴更衣者,

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


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

皆不須強為。


臨終時,

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


若自覺氣力衰弱者,儘可臥床,

勿求好看勉力坐起。

臥時,本應面西右脇側臥,

若因身體病苦,

改為仰臥,或面東左脇側臥者,

亦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大眾助念念佛時,

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

供於病人臥室,令彼矚視。


助念之人,

……宜輪班念,相續不斷,

或念六字,或念四字,

或快或慢

須問病人,

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

病人乃能相隨默念。~~


爵士樂 鋼琴大師 Bill Evans 原版 黑膠 介紹 之 五 interplay

尋找原版爵士樂黑膠 一直是我的目標 現在將 其中的一些 與大家分享


Bill Evans一手創立了爵士樂裡以鋼琴為主的三重奏標準,在Evans之前,鋼琴三重揍絕對無法以主角身份作演出的單位元素,這卻實有賴Bill Evans一手獨特富浪漫色彩的鋼琴詮釋手法


interpl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l3TbF4E1Y









爵士樂 鋼琴大師 Bill Evans 原版 黑膠 介紹 之 三 Portrait in Jazz

Nardi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XA-dcNbqQc


Autumn leav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RhVI7cpcS4&feature=PlayList&p=D1761438E6EA11CA&index=28


when I fall in lov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wTNVXBZ5Fo&feature=PlayList&p=D1761438E6EA11CA&playnext=1&playnext_from=PL&index=45


尋找原版爵士樂黑膠 一直是我的目標 現在將 其中的一些 與大家分享


Bill Evans一手創立了爵士樂裡以鋼琴為主的三重奏標準,在Evans之前,鋼琴三重揍絕對無法以主角身份作演出的單位元素,這卻實有賴Bill Evans一手獨特富浪漫色彩的鋼琴詮釋手法







爵士樂 鋼琴大師 Bill Evans 原版 黑膠 介紹 之二 Portrait in Jazz




riverside LP 315


deep grove


爵士樂 鋼琴大師 Bill Evans 原版 黑膠 介紹 之四 Waltz for Debby



尋找原版爵士樂黑膠 一直是我的目標 現在將 其中的一些 與大家分享


Bill Evans一手創立了爵士樂裡以鋼琴為主的三重奏標準,在Evans之前,鋼琴三重揍絕對無法以主角身份作演出的單位元素,這卻實有賴Bill Evans一手獨特富浪漫色彩的鋼琴詮釋手法。


背面


riverside 399


riverside mono-399


deep grove



音樂欣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H3GSrCmzC8


Bill Evans《Waltz for Debby》




 一九五零年晚期正式出道的比爾.伊文(Bill Evans),於一九五九年與貝斯手史考特.拉法羅(Scott LaFaro)和鼓手保羅.摩遜(Paul Motian)組成了生涯中最著名的三重奏團體。

 這個三重奏留下的幾張錄音裡,《給黛比的華爾滋》是最著名的一張。這張專輯錄製於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是在前衛村酒吧的現場演出,演奏悅耳動聽,三位高手表現平衡出色,數首情歌都達醉人的境界。這場演出的十天後,貝斯手史考特在一次車禍中喪生,也使這張專輯成了他的最後錄音,更增價值。



Bill Evans
《Waltz for Debby》
Riverside VICJ-60008

比爾.伊文(Bill Evans):鋼琴(piano)
史考特.拉法羅(Scott LaFaro):低音大提琴(bass)
保羅.摩遜(Paul Motian):鼓(drums)

此輯第一首試聽:My Foolish Heart

 比爾.伊文(Bill Evans)於五零年代晚期在樂壇嶄露頭角,出道不久,便與邁爾.戴維士(Miles Davis)同赴新港音樂祭,六九年合作了《Kind of Blue》,更使他很快就打響了名號。二十多年的演奏生涯裡,比爾一直維持著悅耳的特色,卻不斷採用新的樂理(例如試用十二音列的概念演奏),即使晚年因為樂物過量影響了演奏的力道,也大膽使用電鋼琴,嚐試新的音色,堪稱自巴德.鮑威(Bud Powell)之後影響力最大的鋼琴家。

 這張給《黛比的華爾滋》是比爾早期在Riverside旗下的錄音,當時的陣容包括貝斯手史考特.拉法羅(Scott LaFaro)和鼓手保羅.摩遜(Paul Motian)。據聞史考特.拉法羅是比爾最中意的貝斯手,想法大膽前進,曾參與奧涅.寇曼(Ornette Coleman)《自由爵士(Free Jazz)》的演出,組成的這組三重奏,在音樂概念上可以溝通良好,演出的水準都相當高,每個樂器平衡而精彩,在Riverside留下的錄音,可以說是比爾生涯中最佳的時期。

 六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比爾等三人應該是有受到酒精或是藥物的影響,在前衛村(Village Vanguard)酒吧的演出帶有迷幻氣息,比爾的鋼琴不急不徐地彈送情歌;鼓手保羅的演奏以鋼刷為主,讓節奏精巧地輕靈擺動;貝斯手史考特明顯的弦聲不干於背景舖陳,無論是獨奏的片段,或是在比爾略放空檔的音符間隙裡與鋼琴交叉對話,以鋼琴三重奏來說,這樣的陣容是優異到有點不可思議的地步。當天的錄音日後被收錄在兩張專輯裡,其一是《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Featuring Scott LaFaro》,另一張就是這張《Waltz for Debby》。

 在這張專輯裡,收錄的曲目包括了數首情歌例如〈My Foolish Heart〉,〈Waltz for Debby〉以及〈My Romance〉,都是比爾伊文在他的演奏生涯裡常演奏的曲子,而本張專輯裡的版本,可以算是當時最成熟的版本,與日後的許多詮釋相較,也都算是相當好的版本,例如標題曲〈Waltz for Debby〉曾在五六年的《New Jazz Conceptions》專輯中有概念性地演出過,而在這張專輯中的現場版本,則比之前的錄音室作品成熟許多,結構已達完美,日後許多版本都不及這個版本的完美。在優美的音樂背後,還不時傳來杯酒碰撞及客人談笑的聲音及掌聲,腦海裡不禁使人浮現一間酒吧的現場因為酒精發酵而略帶放肆與隨便,比爾.伊文咬著煙屁股,低頭彈奏,為眾人送上酒後愉悅而沒有苦腦的情詩。我的天,這實在太享受了。

 這次的演出,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在十天後,貝斯手史考特在一次車禍中喪生,除了樂壇失去一個重要的貝斯手,對團長比爾.伊文來說,更是痛失右手,不只使這個優異的三重奏終結,也使比爾伊文暫停一切的演出一年,而這兩張掛名比爾伊文的唱片,不只成了史考特的告別作,也是了解史考特演奏能力的重要參考,聆聽只輯如果忽略了史考特.拉法羅,可能只算聽了一半。

本文源自 http://blog.roodo.com/timojazz/archives/151213.html   在此致謝

爵士樂 鋼琴大師 Bill Evans 原版 黑膠 介紹 之 一 Everybody digs Bill Evans

尋找原版爵士樂黑膠 一直是我的目標 現在將 其中的一些 與大家分享


Bill Evans 最早的 4 張黑膠 發表時間 由早到晚 由左到右


Everybody digs Bill Evans


背面


riverside LP 12-291


deep grove


Peace piece 是我的最愛 有馬勒 慢版 的味道


 Youtube 找不到 Bill 親自演奏


只找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iZ1j00wSU


what is there to say也很棒 Youtube 卻找不到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今天去看電影 亡命快劫The Taking of Pelham 123 丹佐華盛頓(紐約市的地鐵調度員) 和 約翰屈伏塔(犯罪行動的主謀) 演出精彩 我好像又回到了了紐約 稍稍 平撫 思念的情緒

劇情簡介

全片幾乎在紐約地鐵站內實景拍攝,1974年紐約地鐵電影《騎劫地下鐵》舊片重拍。丹佐華盛頓和東尼史考特繼《火線救援》和《時空線索》《赤色風暴》後第四度合作,以劫持地鐵列車為主題,拍攝出警察和強盜僵持的貓抓老鼠遊戲,以及身負重任的列車調度員跟復仇心重的精明兇手對峙等刺激場面。

華特葛伯(丹佐華盛頓 飾)是紐約市的地鐵調度員,某日他的安穩生活突然因一起膽大妄為的犯罪陷入混亂,那就是一輛地鐵列車遭到四名重裝強盜的劫持。萊德(約翰屈伏塔 飾)是該犯罪行動的主謀,也是這一夥強盜的守領,他們擁有火力強大的武器裝備,威脅要一小時內拿到贖金,否則就開始處決列車上的乘客。身為這個緊急恐怖事件的首當其衝者,華特必須靠著自己對於地鐵系統的充分知識跟萊德鬥智取勝,以拯救那些人質。然而,有一個謎團卻令華特百思不解:就算這些強盜取得贖金,他們究竟該怎麼順利脫逃呢?

為了寫實呈現紐約地鐵場景,導演要求所有演員和工作人員都得乖乖接受完整安全訓練,之後劇組才正式進駐紐約地鐵車站內正式取景,真實的在列車行進交錯間進行拍攝。「《亡命快劫》是美國影史上花最多預算和時數在紐約地鐵站內實景拍攝的電影,導演幾乎是不把我們的命當回事,堅持要求必須在佈滿高壓電的軌道上對戲,只要一個閃失就可能掛點,比拍攝飛車追逐或連環爆炸場面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