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15%的老猴子



15%的老猴子


全世界科學界吵了幾十年的老故事:「幸島的100隻猴子」。  


 


在日本宮崎縣有座非常迷你的島嶼:幸島(Koshima)。幸島上啥都沒有,只有一條快要乾枯、要死不活的小溪與一群日本猿猴。60年前,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去幸島上觀察這群猴子的一舉一動,因為怕這群死猴子挨餓,所以研究人員還留了一些蕃薯給猴子吃。後來,幸島上的猴子們發現蕃薯可以吃,但是蕃薯上頭的泥巴實在很討厭,所以,猴子們在吃蕃薯之前就會用手來拍落蕃薯上頭的泥巴。


 


某一天,一隻1歲半的聰明小猴子突然發現用清澈的溪水也可以洗淨蕃薯上的泥巴。幸島上其他猴子也很快學會這一招,於是幸島上85%猴子,從此就改用溪水來洗淨蕃薯,但是僅佔15%的老猴子卻始終不願意學習這招。


 


後來,幸島唯一的小溪乾枯了。於是,又有一隻聰明的小猴子發現用海水來洗蕃薯,滋味似乎也不錯!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幸島上85%猴子又全部學會這招!


 


接下來就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了,大家要專心聽好!


 


當幸島上出現第100隻「用水洗蕃薯」的猴子時,居然在幸島 200公里之外的大分縣猴子也莫名其妙地學會這招。您要知道大分縣的猴子跟幸島的猴子根本沒機會見著面,牠們也不可能寫信、發噗浪、傳真或是MSN,但是,這兩群毫不相干的猴子居然在同一時間學會了「用水洗蕃薯」!為甚麼一隻小猴子用水洗蕃薯的「個別行為」最後會穿越時空,傳播到遙遠的地方之外、成為一種「集體行為」呢?


 


於是,日本『經營顧問之神』船井幸雄,就對大家開示了起來。船井幸雄說:只要是對的信念,這種無形的力量就可以匯聚成為一個很大的正向能量!只要團隊中有任何一個人願意率先行動,他就可以在人群中產生示範作用,在無形中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去影響絕大部分的人,就像幸島上那群死猴子一樣!


 


船井幸雄並不是宗教家,他可是日本經營顧問之神呢!他絕對不能講一些沒有數據佐證的形而上言論,為此,船井幸雄也特別提出一個非常精準的「7-11」數據:任何新觀念推廣,起初只要有7%~11%的人願意接受與認同,等到臨界點來臨時,就會出現驚人進展與質變!。


 


『幸島的100隻猴子』這個故事明明白白地揭示一個重要觀念:『整體文化的變遷往往始於個體行為的變化』!


 


這個觀念就是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小看自己,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屁、是坨屎、而喪氣地放棄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所有潛能!或許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請務必相信,心的力量可是無遠弗屆!一顆善念的種籽就可以創造出一整片森林,任何人都千萬不能小看自己。


 


大家忽略掉這故事還有另外一個超級大重點:幸島上依舊有15%的猴子自始至終、不願意學習「用水洗蕃薯」這招!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非常哀怨地發現,這僅佔15%「堅持抗拒改革」的死猴子,居然全部是公的,而且年齡全部都超過12歲。如果我們用人類年齡來換算的話,這群猴子就是相當於人類的45歲。更糟糕的是這群死猴子居然清一色都是猴子裡頭有權有勢的領導階層。


 


人間淨土是可以實現的/聖嚴師父:摘自《平安的人間》


人間淨土這個名詞,是今日臺灣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觀念。究竟什麼是人間淨土?它在那裡呢?是不是真的實現了呢?


《維摩經》裡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意思是說,如果你的心清淨,你所處的世界,就是清淨的。這並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只要你的心清淨,不管這個世界如何,都不受其影響時,那麼,你所見到的世界就是清淨的。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他看到芸芸眾生都具有佛性、娑婆世界就是淨土,就是這個道理。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所謂「境由心轉」,心裡快樂時,下雨天會覺得雨景詩情畫意,天冷時舒服,天熱時溫暖。當心裡不舒服、煩亂、憂愁時,看到別人笑,都會覺得人家在對他冷笑。


我曾經看過一對夫婦正在吵架,他們的孩子在外面玩得很高興,回家時又蹦又跳又笑的叫著爸爸媽媽,沒想到母親劈頭就罵他,接著父親又給他一巴掌。其實,孩子是可愛的,只是碰到父母正在吵架,心情正不好,他就挨罵挨打了。因此,世界可以是淨土,也可以是地獄,完全由你的心來決定。


當我在指導禪修時,會鼓勵禪修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內心充滿喜悅,這在佛教中稱為「隨喜」──隨境而喜、隨事而喜、隨人而喜。其實,這並不容易,因為賺錢、升官、生孩子、娶媳婦、抱孫子時,一定可以隨喜。如果家中發生不順的事,或者聽到背後有人批評、指責你時,還能隨喜嗎?孔夫子說:「聞過則喜,知過必改。」聽到別人說你的過失時,還會歡喜,這是不簡單的,即使是修行人,雖然不會形之於色,也不會去反駁對方,但內心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的波動。


不能隨事、隨人、隨時而有喜悅感的話,倒楣受損的是自己。因為人家已經跟你過不去了,你還跟自己過不去,這不是很愚蠢嗎?不如將念頭一轉,自然可以體驗到「心淨國土淨」了。譬如夫妻吵架時,如果某一方能心存隨喜,以喜悅的心,感謝有機會來關懷對方,這個架自然就吵不起來了。


夫婦之間若能彼此隨喜,互受影響,並且夫唱婦隨,就會影響他們的兒女及家人,在工作的環境中,自然也能影響共事的夥伴。一個人又可能間接或直接影響幾個人,最後可以影響到無數的人;在時間上拉長,空間上擴大,這便是《維摩經》裡所說的「無盡燈」。


《維摩經》中的這個比喻,是把我們的本性,形容為燈的光明,叫作「無盡燈」。又像是佛像背後或頭上刻畫出的光環、光圈,這個光就是智慧的光、慈悲的光,也就是清淨心的光。相對的,煩惱的心、不清淨的心是黑暗的,看不到智慧與慈悲的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