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桑迪風暴搶救後 夫妻得以迎接新生命
2013年10月28日 Katie Moisse撰
他們是桑迪風暴中最小的生還者:被困在被淹沒的診所的胚胎,以及21位擔憂的婦女們即將排出的卵子。
在超級風暴一年後,紐約人稱7個嬰兒為“桑迪搶救”。當時大家在實驗室排除萬難,才讓媽媽們懷有這七名嬰兒。這間實驗室是紐約大學生育中心,主任為詹姆斯·格里夫博士。我們搶救了所有的胚胎,格里夫說他英雄般的工作人員努力地搶救了這些“細胞難民”。“我們的懷孕率不受影響,就像風暴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在暴風雨中,曼哈頓生育診所失去了電力,僅靠著一台發電機維持培養箱的運作,但在地下室的洪水切斷了燃油供應。培養箱須維持在子宮的溫度才可進行體外受精,因此,格里夫和他的團隊採取行動,在黑暗的樓梯中吊著五加侖的桶裝柴油提供發電機能源。格里夫說:值得慶幸的是,此救援任務有這麼多的人一起工作,可以參與胚胎救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對於格里夫的病人來說,在颶風來的前兩週,每天需要注射排卵藥物,這是一個艱苦昂貴又費力的過程。格里夫說:在不孕症的治療過程中,經濟壓力是很大的,但心理的壓力更大,昂貴的治療無法保證一個健康的寶寶。你不知道事情會如何,在這樣的壓力下,你會擔心所有的努力可能會付之一炬,而你無法衡量這是多麼的可怕。
在藥物的刺激下,35小時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刺激卵子釋放,這時,無論風雨再大也需要取卵。我們稱他們為「桑迪之子」。
在颶風後的隔天早上十點,利用備用電源維持培養箱的溫度,詹姆斯·格里夫博士:我們不能放棄這個取卵的機會!格里夫回想當天匆忙的情形:我載著她和她丈夫,和他們一歲的嬰兒,在空曠的麥迪遜大街上開到另一家診所,到了紐約生殖醫學協會的門診(也是紐約大學生育中心的激烈競爭對手之一),他們仍然歡迎我的病人。格里夫說:這也突顯了這領域的人的特質,當病人需要我們,我們會給予最好的服務。整個城市躋身救援之列,提供辦公空間給病人休息,以便觀察和進行其他程序。格里夫回想當時許多醫生打電話來提供幫助,即使這樣帶給他們許多不方便,但他們對病人的照顧不能妥協。